知人不易<呂氏春秋>
孔子被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,連口野菜湯也喝不上,整整七天,沒有吃到一粒米,餓得孔子只好白天躺著睡覺。 顏回出去討米,弄到了一點米,連忙燒柴做飯。飯快熟了,孔子看到顏回忽然從鍋裡抓了一把飯吃。過了一會兒,飯熟了,顏回恭恭敬敬地拜請孔子來用餐,並獻上飯食。 孔子假裝沒有看見顏回抓飯吃,起身說道:「剛才我夢見了死去的父親,所以我想把飯弄乾淨了,祭奠祭奠他老人家。」 顏回回答說:「不行。剛才有些煙塵掉到鍋裡,把飯弄髒了。倒掉又可惜,我就抓出來吃了。」 孔子嘆了口氣說:「可以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,可是也不能完全相信眼睛看到的啊;可以依靠的是自己的心,可是心裡臆測的也不完全可靠啊!學生們要記好:了解一個人,本來就不容易呀!」
人們往往不按客觀存在的實況來描繪事物,反而是以主觀的心智形象來解釋事物.這就是所謂的知覺(Perception). 而主觀的心智形成,往往跟家庭背景,受教育環境,本身工作型態有關.例如:工程師喜歡用工程分析的角度來下判斷; 科技業習慣用科技題材當交談的主題;美國人以功利為導向,法國人以生活快樂自居,這是因為每個人,每家公司,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習慣領域(HD), 遇到事情習慣地用既有的觀念,來解釋(曲解)新現象. 就連孔老夫子都大嘆了解一個人,本來就不容易;然而我們可以輕易的對一個人下定論嗎?
大腦運作有一個類推想的構想[定義:當新事物到達時,大腦先依其特徵,屬性與既存的記憶建立關係;關係建立後,所有舊的記憶便自動地被用來解說新事物], 再加上人往往有印象概推,投射效應等強而有力的電網,因此會慣性地用自己的HD下定論是很正常的事,但我們是學過HD的人,對此一定要保有警覺的心,不能以點代面,以偏概全,且千萬不能戴著有色的眼鏡來看這個彩色的世界,真實的世界才不會因為這眼鏡而變調.至於說要如何善用印象概推及投射效應,就請參考游老師的書籍. ^_^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